用户: 密码: 验码:  
 

  返回首页  学校简介  学校信息  教学科研  政教工作  德育教育  学生园地  课程资源  党建工作  家长学校  少队工作  教师博客  校内资源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学生园地>>学生作品
  共有 1578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红岩》读后感

  发表日期:2014年4月28日          【编辑录入:强建辉

走复兴路 圆中国梦

青少年爱国主义读

书教育活动征文

 

 

 

 

 

  《红岩》读后感

 

        

 

 

 

 

 

 

 

 

       

    者: 

    级:六四班

    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中心小学

    编:722302

联系电话:5633027

指导教师:杨振军

《红岩》读后感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常兴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 杨佳曦

我一直喜欢看书,尤其最喜欢看的是那些红色经典之类的书。因为这些书中那些英雄先烈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我、激励着我,让我更加明确地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的精神如此的令我折服,为实想个人梦想名族梦想国家梦想努力向前。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连我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荡气回肠的诗句,正出自《红岩》一书中的《叶挺囚歌》。红岩中记叙的不是故事,而是一段令中国人心痛而自豪的历史,一个用生命和热血谱写成的篇章,是英雄的史诗!

《红岩》中描写了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名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人民期盼和平,期盼很快的把祖国建设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能够安居乐业的新中国,但国民党反动派却违背人民的意愿,反其道而行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阵线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小说以大量的文字把视角投射到了革命者的狱中的斗争,写了在重庆渣宰洞中,战友们为龙光华举行的追悼会;写了江雪琴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中与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团体越狱的斗争等等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江姐忍受酷刑是十指连心的痛。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手指……血水飞溅……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多么残忍的酷刑多么的惨无人道,也无法令江姐说出党的机密。无知的反动派,他们不知道面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们,酷刑只能给他们带来肉体上的折磨,却丝毫动摇不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对敌人的内心深处的信仰,使他们更加仇恨敌人,更加热爱人民。愚蠢的反动派却无法真正懂得知道水可以载舟,亦能覆舟。得民意着得天下的真谛!

读了他们的事迹,我无法自已,感到深深地震撼。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代,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他们为了千千万万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同胞,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不由的使人想起了孟子的语录“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们纵然生命受到威胁,他们依然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头可断血可流而我们呢?我们这些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总是不停地为自己的失败寻找诸多借口,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总不愿面对,总想绕过去,或者向父母和老师求援,更不要说为自己树立什么远大的理想了。如今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面前,我深深地明白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越要勇于开拓;越是面对困难就越要用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炮声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这是作者对战争胜利后初个黎明的描写。血染红岩,因为这些革命先烈们血的代价,我们今天才会幸福的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不要虚度光阴。不怕困难,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奋斗,为世界和平奋斗。

 除了《烈火中永生》这部书外我还读了其它红色经典比如抗战之类的书,这些都是我最喜欢看的书,因为通过阅读我不仅理解了在哪个苦难的过去革命者他们为什么要斗争,是如何对敌作斗争的,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怕困难为自己心中的梦想为国家梦努力学习!

 

【教师评语】:首先,作者谋篇布局好。文章的开头作者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指出自己最喜欢看书但最喜欢的看的书是红色经典类,比如《红岩》点明了文章的题目。中间部分先对书的大概内容作了阐述,然后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阐明人物的精神和所蕴藏的精神本质内涵,结尾部分再次照应了开头。其次,作者观点正确,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流畅,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感,是一部不错的习作,故同意推荐。

 

学校地址:眉县常兴镇常兴村东七街

    编:722302

联系电话:0917---5633027

指导老师:杨振军


上一篇:伟大中国梦
下一篇:中国梦 我的梦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校本资源库建设及应用工作汇[22327]
 · 宝鸡市“高效课堂”课改星级[17528]
 · 感悟书香,悦读经典[16800]
 · 《红岩》读后感[15781]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13-2014 www.cxz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中心:0917-5633027  备案号:陕ICP备10006863号

技术支持: BEYOND QQ156020841 页面执行时间:296.875毫秒

  • 陕公网安备 61032602000135号